在常熟市海虞鎮(zhèn)聚福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戶外小品雕塑圓滿收官。本次書法提升班旨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書法藝術,激發(fā)青少年對書法文化的興趣。首日課堂上,海虞鎮(zhèn)五老工作室成員、本地書法名人沈凱新為學員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公園擺放小品雕塑。戶外擺放人物小品雕塑從書法的起源講起,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象形、甲骨文、石鼓文、鐘鼎文、金文、篆文、秦篆、小篆、大篆、漢隸等字體的演變歷程,并結合不同歷史時期的書寫材質和工具,讓學員們對書法的歷史與演變有了更為直觀和深入的了解。
在講座中,人物小品雕塑還特別強調了書法創(chuàng)作人個人風格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字體種類的特點。談及書法大家與作品,公園擺放小品雕塑如數(shù)家珍。他提到了草書大家張旭的奔放自如,公園玻璃鋼植樹小品雕塑則以王羲之的《蘭亭序》為經(jīng)典。在楷書方面,唐代的虞世南、柳公權、顏真卿、歐陽詢各有千秋,而戶外植樹小品雕塑則代表了宋代書法的最高成就。